2009年5月2日 星期六

RAID 0, 1, 5 略述

RAID (Redunt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), 磁碟陣列

基本上來說就是將多個相對便宜的硬碟組合起來,成為一個邏輯磁區,就作業系統而言,只會把它視為一個單獨的硬碟或是邏輯儲存單元。

RAID 的目的無外乎下面 3種:

增強資料整合度
增強容錯功能
增加處理量或容量

基於成本與效能的考慮,RAID 也有多種等級,分別是 RAID 0 ~ 6

RAID 0: (Stripe)
將多個硬碟組合起來成為一個大硬碟,存放數據時,將數據分散到各個硬碟中,各個硬碟只負責執行屬於自己的那部份數據的讀寫請求,這樣就可以充分應用到各個硬碟讀寫的並行作業,所以可以提高I/O 效率,理論上硬碟數越多,效率越高,但由於邊際效應影響,並非成等比增加,而會有些微的衰減,另外由於沒有 Reduntant 的功能,所以當一個硬碟發生問題時,所有數據都會丟失。

RAID 1: (Mirror)
以兩組以上硬碟組做鏡像,也就是將數據100%的複製到另一組,除非是擁有相同數據的主硬碟和鏡像同時損壞,否則數據不會因為部份硬碟損壞而丟失,數據的安全係數最高,但因為鏡像的關係,所以對硬碟存儲空間使用效率最差,成本也相對提高。


RAID 0 和 RAID 1 的組合,又分成兩種:

RAID 0+1: 
將硬碟分成兩組,變成 RAID 1 的最低組合,各自再視為 RAID 0 的運作,也就是用兩組 RAID 0 的硬碟陣列,組成一個 RAID 1 的硬碟陣列,好處是讀寫效率較高,其風險是其中任一組 RAID 0的硬碟全部損壞,RAID 0+1就會停止運作

RAID 1+0:
和 RAID 0+1 相反,它是以兩組 RAID 1 組合成一個 RAID 0, 相比於 RAID 0+1, 好處是即使任一組的硬碟全部損壞,可以犧牲 RAID 0 的優勢繼續運作。


RAID 5:
RAID 5 是一種兼顧存儲性能,數據安全,和成本的一種折衷方案(或是說 RAID 0 與 RAID 1 的折衷),RAID 5不對數據做備份,而是把數據和同位元檢測資料(Parity) 儲存到組成 RAID 5的各個硬碟上,並且是把同位元檢測資料和相對應的數據分別儲存到不同的硬碟,當一個硬碟數據損壞時,利用剩下的數據和相應的同位元檢測資料去恢復損壞的數據,所以 RAID 5最少要3個以上的硬碟來組成。RAID 5的讀寫效率略低於 RAID 0, 瓶頸在於同位元檢測資料的計算,所以寫入的速度相較讀取慢許多,而存儲空間使用率上要優於 RAID 1。

沒有留言: